根據財政部的菸捐資料推估,台灣一年菸品消耗會產生約5,630噸重的菸蒂垃圾,堆疊起來超過260萬座101大樓,菸蒂是最常被人們亂扔的塑膠廢棄物。環保局表示113年6-11月,亂丟菸蒂之告發處分60件,違反者將依廢棄物清理法第27條規定,處新臺幣1,200元以上6,000元以下罰鍰。
為響應環境部推動菸蒂不落地之政策,花蓮縣政府環保局於114年1月11日辦理「蒂造奇積 撿菸蒂-環保志工掃街活動」,由花蓮縣長徐榛蔚帶領志工團隊及現場參加者,以花蓮市六期重劃區為起點,兵分2路進行掃街,公私協力打掃周邊環境,當天共計兌換約100瓶寶特瓶,回收近3,283根菸蒂;從小事改變環境,透過舉辦大型撿菸蒂活動,期望藉由群眾力量擴大影響力,進而改善菸蒂污染環境的問題,本次活動以環境教育為出發點,向民眾宣導「不亂丟菸灰菸蒂」、「不邊走邊吸菸」、「吸菸自備菸灰菸蒂盒」之良好抽菸禮儀觀念,建立民眾保護環境的行為、態度及價值觀,也希望大家以舉手之勞來減少環境髒亂,將民眾愛護環境之熱情轉換成行動力,為我們的生活環境盡一份力。
縣長徐榛蔚表示,菸蒂體積雖然小,卻是環境中常見的垃圾之一,尤其香菸上的濾嘴由醋酸纖維素(cellulose acetate)所組成,長時間存在環境中,經風雨將菸蒂帶入下水溝後流入大海,影響水質、土壤及生物等,對環境帶來不可忽視的威脅,本縣便利商店、交通場站、醫院及停車場或排水溝都是常見的菸蒂棄置熱點,為持續推動「菸蒂不落地」政策,以「改變文化」為起點,讓吸煙者定點丟棄煙蒂,114年度將加強推動於菸蒂熱區設置菸蒂設施,且為避免菸味干擾鄰近住宅,歡迎各商家響應自主設置熄菸設施,花蓮縣政府環保局亦同步加強菸蒂稽查取締,呼籲吸菸民眾菸蒂勿亂丟,進而提升本縣環境品質以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6環境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