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長徐榛蔚自2018年上任以來,針對海洋環境教育特別重視,並時刻要求縣府團隊應利用不同場所及時機積極推動相關環境保護教育,讓透過舉辦宣教活動同時,可以與民眾擁有即時互動,也能讓民眾從活動中得到親身體驗,並留下深刻印象。海洋造就了花蓮縣這塊即獨特且豐富的土地環境,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也無時無刻受到海洋環境的影響,依賴海洋環境而生存,但是對於海洋環境又有多少的瞭解呢?因此,為使社會大眾重視並愛惜海洋且讓海洋資源能夠永續經營,花蓮縣政府環保局於114年1月19日在花蓮港觀光遊憩碼頭辦理1場次海洋環境教育宣導活動。
花蓮縣環保局為向民眾推廣及瞭解海洋環境保育的重要性,特別藉著世界最大海上圖書館「望僕號(Doulos Hope)」停靠花蓮港展覽期間,於週日(19)在花蓮港觀光遊憩碼頭舉辦海洋環境教育宣導活動,期望鄉親大眾在享受書海遨遊的同時,也能提升海洋環境保育知識,共同攜手守護花蓮美麗的海洋環境。
本次宣導活動在花蓮港務分公司協同下以設置攤位方式進行,宣導主題以海洋廢棄垃圾管理及海洋污染防治為主軸,並邀請陳淑媛、陳昭聲、陳昭儀等3位環教大使及花蓮七星海洋巡守隊到場協助宣導,現場由環教大使及巡守隊以親身環保經歷向參與民眾分享,同時也藉由花蓮縣環保局設計打擊海洋廢棄垃圾、海龜棉花糖及釣客任務等互動遊戲,讓民眾真切的瞭解海洋所面臨的問題,進而鼓勵從生活中開始實踐減塑行動,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重複使用塑膠袋,將減塑觀念真實落實在生活上。現場參與民眾中正國小胡老師受訪表示以前總認為海龜吃塑膠袋是因為塑膠垃圾外觀像水母或其他小型獵物,所以才會誤食,但經過本次宣教後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海洋中的塑膠上面附著很多小型生物,包括藻類、軟體動物等等,而這些小型生物開始生長,就會散發出海龜可偵測的味道進而吸引著它,並且誤以為是食物,才會將塑膠吃下肚,另外藉由本次宣教活動也瞭解海洋廢棄物對於海洋所造成的傷害,讓自己在海洋環境的認識上有更進一步的瞭解,非常感謝承辦單位用心。
本次宣導活動合計294人參與,花蓮縣環保局表示近年來在海洋環境保育工作上不遺餘力地執行,如為阻止垃圾流入大海,在縣管12條河川熱點區域裝設攔截網,每年攔截了約90公噸以上垃圾,或推動環保艦隊及潛海戰將等淨海聯盟運作,113年聯盟協助清理了海底垃圾2,028公斤、海漂垃圾11,707公斤,又或113年辦理了24場海洋環境教育宣導及垃圾清除活動等,其最終目的也是為了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鄉親民眾能夠擁有更潔淨、更健康的海洋環境。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期盼借助海上圖書館「望僕號(Doulos Hope)」停靠花蓮港展覽期間這股熱潮與人氣,能讓更多民眾瞭解自身周遭多樣、多變的海洋環境及其對我們生活方式的影響,進而由內心感受到海洋環境的脆弱, 瞭解海洋垃圾對於環境的衝擊,給海洋生物帶來的危害,進一步產生海洋環境行動與承諾,落實海洋保育,減塑永續的目標。
在新的一年開始,花蓮縣政府環保局將持續努力辦理環境教育宣導活動(SDGs4),並採取多通路及多樣化的宣導方式促使民眾更加瞭解到海洋環境維護重要性,以達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14)清除海漂垃圾維護海洋環境。